公司新闻
News Center

大唐高鸿荣获“最具影响力智能交通奖”并发表主旨演讲

公司新闻 | 2020-09-11

2020年9月10-11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智能网联汽车论坛在上海隆重举办。本届论坛以“智联未来、科技出行”为主题,汇聚了全球范围内的整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知名网络公司、智能网联核心技术提供商和政府官员近400位行业人士,围绕新基建和智能汽车强国政策下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进行了深层次并具有建设和战略性的探讨。

大唐高鸿凭借在C-V2X标准的核心制定地位以及在智慧交通领域领先的应用落地影响力,荣获“最具影响力智能交通奖”。

在此次论坛上,参会嘉宾们针对新基建形式下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5G如何赋能车联网技术、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及应用出行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和深入探讨。大唐高鸿智能网联产品事业部市场营销总经理周勇发表了“新形势下智能网联汽车的机遇和挑战”的主旨演讲。

实现“聪明的车+智慧的路”需要C-V2X技术。它可以提供车路信息交互、协同感知及协同控制功能,进一步推动交通智能化。

从标准来看,目前C-V2X标准演进路径比较清晰,LTE-V2X(R14,R15)可以支持基本的道路安全业务及半自动驾驶等,而NR V2X (R16, R17)支持未来自动驾驶及车辆编队行驶。周勇认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LTE- V2X会向NR-V2X平滑演进,双方为互补而并非替代关系。”可以说C-V2X在全球产业的竞争中已经获得了认可,国内频谱政策明确,支持政策也持续向好。

从产业来看,国内也逐步形成包括通信芯片、模组、车载/路侧设备、测试验证、应用平台以及整车在内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从2016年开始,逐步通过智能网联示范区与先导区进行试点验证,2020年作为新基建元年,也是LTE-V2X技术开始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应用的起步阶段。周勇说,“预计三到五年后,LTE-V2X会成为商业应用的主流技术,NR-V2X技术实现互通试验以及规模试验”

从发展途径上来看,考虑到感知技术缺陷、算力限制、软硬件成本等诸多问题,单车无人驾驶在中国很难实现。C-V2X在支撑自动驾驶方面具有天然技术优势,可以有效的解决单车智能的远程感知问题、盲区感知问题、意图交换问题。周勇认为,在中国发展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必将采用车路协同的模式。中国也将走出一条基于C-V2X的中国特色的车路协同道路,支撑智能交通及自动驾驶的发展。C-V2X技术目前已经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路口率先实现了应用,未来会在更多的自动驾驶典型场景如公交巴士、出租车、物流车以及园区内的清扫车、配送车等身上看到更多车路协同技术应用。

未来中国智能网联及车路协同的发展,首先起跑点在路,重点是覆盖率。新基建明确了路侧设备的建设规划和需求,国内各地也都有积极配套政策和项目进行推动,可以说C-V2X已经在国内正式起跑,大唐高鸿的4G/5G共平台RSU已经在高速和城市场景得到充分验证。

其次,决胜点在车,车端的安装量起决定性作用。路侧设备建设的覆盖率,需要提升车载设备的渗透率。例如车联网先导区的万辆C-V2X装车率要求,湖南的头羊计划等都将会推动车端安装量的提升,而大唐高鸿所提供的量产车规级通信模组DMD3A,可以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完全开放的合作助力。

再次,核心点在数,应用场景的数量对用户的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体验的提升将会有助于用户的需求满足感,因而我们不仅仅要考虑车端场景的设计,也要从另外的维度去构建交通场景,比如车端ADAS和C-V2X的融合决策,路侧多传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融合和RSU的集成部署策略等。

最后,关键点在于我们的思维。要走中国特色的车路协同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区域特点来做好商业模式顶层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唐高鸿也希望与产业界同仁共同探索这个问题,早日走出一条与发达国家不一样的发展模式,即基于蜂窝车联网(C-V2X)的“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的车路协同发展模式,从而支撑我国汽车产业和交通行业的变革,并将培育智慧路网运营商、出行服务提供商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